零缺陷對工作質量的要求高,要求挑戰常規的認識,比如非常重要的一條: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。這個要求也許會引起爭議:怎么可能?工作都由人來完成,而人非圣人,非機器,怎么可能保證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呢?
盡管對大部分企業的管理現狀來說有難度,但這并不是不可能。其實,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,與在第二次、第十次把工作做對是一樣的,錯誤只是一個機率問題,并不因為是在第幾次就會有不同。所以,“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”所要求的只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,不僅可以降低第一次失誤帶來的損失,還可以讓員工本身提高對以后長期工作的要求。許多員工在工作中只求“差不多”,就與第一次就放松要求有關,第一次允許錯誤,以后也同樣允許,只不過針對第一次失誤的100%來說,以后的任何表現都是進步,全然沒有改進工作方式的壓力。這樣的態度和自我要求會在員工內心扎下根,如同“植入”了一種“無所謂”的意識,盡管從表現上看來,他們也很努力和敬業,但結果卻總是無法令人滿意。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,第一步做對了,才能保證以后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實。任何一個人,只要在工作中傾注了心血,肯定能使自己的每一個“第一次”都近乎完美,也將會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,取得人生的成功。要“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”,首先明確“做對”的定義:就是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,根據可衡量的、明確的判斷標準評價得出合格的工作結果。在這里,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關鍵詞,就是“標準”。只要有標準,就可以保證第一次把工作做對。所以,在日常工作中,作為管理者,要定好工作的標準;作為執行者,就要看清和理解這些標準。零缺陷工作的基礎就是預防,如果出現了失誤再來補救,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零缺陷。
有一家電子加工企業,近幾年由于營銷做得出色,市場的機會也好,訂單呈每年40%的速度增加。為此,老板幾乎每年都要翻倍地招人和擴大生產線,但不管他的投入多大,在管理上作了多么認真的努力,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一直影響著他—他的工廠總是不能按期完成任務。為此,很多單子他都不敢接。為此,老板多次進行中高層會議協商,但都無法得出結果,大家普遍反映的就是:隨著規模擴大,各種成本—包括時間成本—肯定會增加。正當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,一個一線員工提了個大膽的建議:取消返工的流程,將合格率直接與獎金掛鉤。管理層聽到這個建議,很是不解。因為取消返工流程,就意味著增加員工的壓力,在大家的觀念里,還意味著“不可能”。但眼前沒有其他辦法,老板決定試試。結果,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,取消返工流程后,工人們的實際反應是: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竟然如此簡單!短短三個月后,這家企業的產量實現了翻番,而產品質量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。由此可見,“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”并不是不可能,相反,這是對企業和員工個人都負責的一種工作要求。提倡第一次就把事做對是一種安全、科學而且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。在工作中,我們沒有理由假設工作有很大機率做錯,而事實上,當前很多管理者都相信“工作中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,并且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很正常的一部分”。
我們提倡零缺陷,并不僅僅是激勵員工的士氣,而是確實改進流程、提高工作質量、提升員工價值的一種必要手段。零缺陷追求的是完美無缺的,企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在工作中下決心做到“第一次”和“每一次”都符合要求。要“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”,首先要保證目標明確,態度正確。因為只有解決了目標的問題,我們所有的工作才能由此展開,工作的方向和準確性才能保證。如果目標本身不正確,自然就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情形,做得越好浪費的成本反而越多,損失越大。其次,要端正工作時的態度。深信自己能夠,也下定決心,讓自己第一次就成功。只有相信自己,并由此產生強大的決心與勇氣,才能保證在遇到困難和不解時,使自己堅持下去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,還需要我們分清工作的主次順序與輕重緩急。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,原因很可能就是我們沒有處理好不同工作的主次關系。如果出現了忙亂,我們要先大致地理出一個頭緒—什么問題需要先解決?什么問題可以暫時放一下?切莫出現“丟了西瓜,揀了芝麻”的情況。集中精力先完成重要工作,把次要的工作置于第二位,其他可以讓他人來替代完成的工作可以放心大膽地交給他人,但必須要進行有效交接和確認。此外,當處于忙亂之時,最可能遺忘一些本該在一定時間里完成的,而又不用費力的工作。因而,一旦自己意識到多項工作可能會同時出現,就趕緊要在紙上記下,或者是在心中給所有要完成的工作排好順序,明確先做什么,再做什么,最后再做什么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,還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多用心總結,將之前工作中的錯誤進行分類,并找出這些錯誤發生的原因。這樣,我們才能避免一些常規的錯誤。如果真的覺得沒有把握,我們還可以尋求幫助,同事、上級都可以是我們的求助對象。讓我們再來回顧:明確目標、了解標準、端正態度、排好順序、避免常規錯誤。那么,接下來,就是行動起來,盡自己所能“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”!